本报讯 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盘州市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以煤机制造为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强县富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走进位于红果经济开发区的贵州湾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焊花飞舞的盛景。身着工作服的焊工们,手持焊枪,弧光在他们手中精准地跳跃,焊点均匀地镶嵌在设备的钢铁骨架上,转瞬之间,便将一块块切割好的钢板牢固连接,勾勒出所需设备的雏形……工作场景繁忙而有序。
贵州湾田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矿山设备的加工制造与维修的企业。除了加工制造,维修也是公司的一大主业。
“技术精湛的维修人员能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快速准确地诊断出设备故障的根源,并及时进行修复。公司通过多举措不断提升维修工技术水平,目前一台大型机械设备的维修时间已从近50余天缩短至20天。”贵州湾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厂长欧小伟说。
去年4月,贵州湾田矿山设备有限公司落地盘州后,就积极与红果经开区上下游企业协作,在零部件供应、设备维修服务等方面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已完成4条生产线安装,今年一季度产值完成3300余万元。
近年来,立足于煤机装备制造这一核心产业根基,盘州市从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延展。贵州鑫江河支护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矿井围岩治理、瓦斯封孔材料的研发公。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生产的中空注浆锚索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矿山支护材料,其索杆体采用中空设计,通过中空结构可实现高压注浆,将专用无机注浆材料自锚索中空结构向孔内注入,使浆液充分填充进围岩缝隙及破碎带,从而改善围岩特性,实现了全长锚固,有效提高了巷道支护质量。
“锚索的索体采用高强预应力钢丝制作,索体强度比同直径的普通光面钢绞线提高25%,索体延伸率也比光面钢绞线提高10%至15%,大大增强了其抗拉性能和抗变形能力,是目前贵州省内最早实现该技术的企业。”贵州鑫江河支护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超说。
眼下,公司研发团队正在不断创新突破,全力攻克新难题。
贵州鑫江河支护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海强说:“当前,公司和山东交院、湖南科技大学开展新的合作,主要的研发方向是围岩治理和瓦斯治理后期的监测监控,提高瓦斯封控的效果和围岩治理的效果。研发一旦成功,便可解决煤矿瓦斯抽不出来的难题,从而推动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的革新,也可以提高我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为了进一步推动煤机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盘州市按照“政府主导、园区主抓、协会联动、精准招商”的思路,制定能矿装备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和“1+N”产业链图谱,规划了7200亩装备产业园,吸引众多企业入驻。2024年,全年完成装备制造产值达40亿元,规上能矿装备制造产值同比增长15.1%,增速连续3年超过15% 。
经过多年的发展,盘州市已聚集煤机装备制造企业56家,目前已具备“三机一架”生产能力及相配套的服务能力,形成了煤矿大型机械装备运维、生产、制造、科研、实验及基础配套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2024年规上煤机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40亿元,约占六盘水市规上装备制造业产值的59%。
在煤机制造产业的带动下,盘州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734.56亿元、增长4.6%,连续12年入选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并稳步进位至58位。规上工业增速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11户,工业“顶梁柱”作用更加凸显 。同时,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1573元、17177元,同比增长4%、7%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黄向东 周黎 徐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