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20 六盘水日报社出版总编室:8268809记者部:8261612编辑部:8261671






2024年09月16日

工业发展奏响最强音

——2024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城行”主题采访活动纪实(一)

初好公司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

□本报记者 郭 坤

工业强经济强,工业兴百业兴。近年来,水城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深入推进“富矿精开”,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一家家企业前来落户,一个个工业项目开建,工业产业奏响了发展最强音,呈现出一派高质量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

铝产业逐梦新“铝程”

走进位于水城经济开发区的双元铝业技改及扩能项目现场,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安装着各种设备,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电解槽全部安装完毕,已经具备了通电条件,现在正在进行收尾准备工作,本月就能通电调试进行试生产,整个项目预计在2025年一季度正式投产。”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翔说。

双元铝业技改及扩能项目是水城经济开发区铝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迫切需求。

2016年以来,水城经开区依托双元铝业14.5万吨电解铝产能,不断吸引可生产工业型材、建筑型材、冷热轧铝板、铝线材、门窗、电暖炉、电饭煲等多种铝产品项目前来落户,形成产业集群链条。2023年,铝产业产值达120.26亿元,被工信部评为2023年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0强。

随着铝产业集群的集聚壮大,铝水供应需求激增。2022年10月,双元铝业技改及扩能项目应运而生。

“我们以6.63亿元购入山东南山铝业10万吨电解铝指标,项目选用当前业内技术成熟度高,工艺技术更加节能、安全、环保、高效的500KA电解槽型,从源头上解决铝水不足、支撑不够、下游不强的发展难题。”吴翔说。

项目正式投产后可年产原铝21万吨以上,带动铝产业完成产值规模200亿元以上。同时推动电解铝资源向精深加工方向就地转化,提升铝产品附加值,完善铝产业链条。推动铝液100%就地转化,推动铝材100%就地精深加工,双元铝业步“铝”不停,朝着产业高端化、集群化不断发展,如今已集聚50多家企业60多个项目入驻。

煤炭储配压实能源“粮仓”

在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一台台挖掘机、推土机正在有序作业,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煤炭储配中心,是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点睛之笔’。”项目现场负责人杨瑞行介绍,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2022年2月25日开工建设。目前1、2号储煤场已经初步建成,3、4号储煤场将在年底建成投用。

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包含煤炭储配中心和铁路专用线2个项目,占地646亩,计划总投资10.5亿元。

“按照规划,煤炭储配基地设计建成静态储煤能力为120万吨、年吞吐量500万吨以上。”杨瑞行说,项目建成后,通过在用煤淡季储配、用煤旺季供煤的方式解决煤炭供给季节性不平衡的问题;通过铁路专用线和高速公路实现本地主焦煤和外地动力煤的置换解决区域性不平衡的问题;通过购入外地特殊煤种掺配供应本地电厂、焦化厂、水泥厂解决煤种结构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强大的煤炭物流仓储能力,不断筑牢电煤供应“压舱石”,持续提升煤炭供应保障能力、供给弹性和韧性,开源引流,强基固本,保障区域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将在储煤棚棚顶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绿色用能项目,其建设总规模为11.8MW,年发电量约1200万度。杨瑞行说,未来,光伏产生的电能将首保煤炭储配中心使用,实现电力就地消纳,用不完的可并网向外输送。

据介绍,该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1.6亿元,成为水城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刺梨加工鼓果农“腰包”

眼下正是刺梨采收季节,在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初好公司”)生产车间,经过自动清洗、高温杀菌、灌装……一道道工序后,一颗颗刺梨鲜果被加工成刺梨气泡饮料、刺梨原浆、SOD口服液、刺梨含片、速溶茶等18种产品。

近年来,水城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刺梨种植。如今,全区种植刺梨40.3万亩,涉及全区24个乡(镇、街道)96个村。

为了不断推进刺梨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农户收入,2018年,以刺梨为中心,集科研、种植、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国有全资现代化高新企业——初好公司应运而生,成为主导水城区刺梨产业产销联结的龙头企业。

如今,初好公司已建成14条生产线,建设有国内先进的20吨/小时原果压榨生产线1条,13条兼容刺梨、猕猴桃、桃、杨梅等农林经济水果饮品生产线,已形成年压榨处理刺梨、猕猴桃、桃、杨梅等农特产品12万吨和年生产果蔬汁饮料8.4万吨的生产能力。研发了包括刺梨含气饮料、刺梨功能性饮料、刺梨干片等多款新产品,已形成了基本完善的市场全渠道产品体系。

“目前,初好已成为六盘水市唯一一家成功申报保健品生产资质的企业,有力保障了水城刺梨‘有种植、有产出、能销售、稳收入’产销联结利益机制的实施。”贵州初好生产总监陈先金说。

初好公司始终坚持以3元/斤的收购单价,按照应收尽收、应收快收、即收即榨原则完成鲜果收购工作,保障了16.2万人种植端农户的利益。

数据显示,2023年贵州初好公司年产值超过了2.3亿元,在初步实现刺梨产业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带动了水城区物流运输、包装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推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