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盘州市石桥镇普彝村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大力发展石榴、红米、薄荷等特色种植业,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走进普彝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在软籽石榴种植基地里,一个个形态饱满、大如拳头的石榴挂满枝头,预计再过半个月左右就可以上市销售。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这片石榴基地面积为200亩,目前已进入盛果期,预计产量在80吨左右,产值能达到120万元。
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该石榴基地还在除草、施肥、套袋、采摘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每年付给村民的土地流转费、务工费达到20多万元。
在村子的西北角,一个个温室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显眼。大棚里,一排排薄荷翠绿鲜嫩,这是村里发展的另一项特色产业。近年来,随着薄荷走俏市场,普彝村看准机遇,积极引进种植能手,推广先进的薄荷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发展了60多亩薄荷产业,效果良好。
除了石榴和薄荷外,普彝村还依托良好的水源与河谷地势,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引导村民种植了红米120亩,待红米成熟后,预计能够为种植户带来5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为确保特色种植业的成功实施,普彝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村里成立了多个农业合作社,在示范带动种植的同时,逐步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不断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普彝村还积极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农户的经营风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普彝村的各项产业发展基本稳定并不断壮大,下一步,我们将多渠道、多角度地帮助村民打开销售市场,增加他们的收入,助推乡村振兴。”普彝村党支部书记汤学刚说。
(邹兴乐 吴加浪)